• 学系概况
    学系介绍
    愿景使命
    学系领导
    俄方领导
    中方领导
    联系方式
  • 教师风采
    师资力量
    按类别
    按字母
    校外导师
    教师招聘
  • 学科与专业
    学科概况
    本科项目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科技
    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 科学研究
    总体概况
    研究中心
    研究项目
  • 学生天地
    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概况
    国际交流动态
    创新创业教育
    基本概况
    创新活动
    学工动态风采
    学工动态
    青春风采
  • 校友联络
    校友风采
    校友寄语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经济系成功举办全国高等院校金融科技专业建设实践交流会暨2025年金融科技专业虚拟教研室工作会

发布时间:2025-10-26

为了加强金融科技专业的建设,进一步提升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水平,经济系联合北京理工大学于2025年10月25-26日承办了由教育部金融科技虚拟教研室主办的“高等院校金融科技专业建设实践交流会暨2025年金融科技专业虚拟教研室工作会议”,经济系主任孟凡臣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深圳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专家学者围绕“AI赋能·内涵创新·教研升级”这一主题交流了研究成果与人才培养经验,并就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与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来自全国100余所高校近20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校长李和章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在致辞中,李校长对来自全国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介绍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取得的成就,学校以“技术+经济”双轮驱动的学科体系构建思路和金融科技专业建设最新进展,并强调学校将始终以开放办学和平台化合作模式为抓手,服务数字经济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金融科技专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李建军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李建军教授在致辞中感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经济系为筹办此次会议所作出的努力,并对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应用经济学科发展及金融科技专业建设取得成就表示衷心的祝贺。他在致辞中指出,未来虚拟教研室将重点在“深化AI赋能、聚焦内涵创新、推动教研升级”三方面持续发力,以虚拟教研室为枢纽提升跨校资源整合与协同育人效能。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彭俞超教授代表教育部金融科技专业虚拟教研室总结了虚拟教研室2024年度金融科技专业体系建设与发展、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特色教材建设、教学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介绍了2025—2026年度工作计划。为了表彰全国高校在金融科技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大会还评选出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北京金融科技学院等五所院校为“金融科技专业虚拟教研室教学创新典范单位”、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14所 高校为“优秀共建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李健教授,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仲飞教授分别在大会上做了主旨报告。李健教授以“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努力构建中国金融学自主知识体系”为题,深刻阐释了构建中国金融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意义、核心路径与实践要求,为金融科技专业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李仲飞教授以“AI大模型给金融业及金融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题,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以及对于金融科技专业发展的影响。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王兆华教授、深圳大学金融科技学院院长陈海强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周光友教授做了主题报告,他们分别以“数智融合,研教创新:金融科技虚拟仿真实践与创新”、 “产教融合、交叉赋能、中外并蓄:金融科技双创人才培养生态探索与实践”、 “稳定币与CBDC的竞争与替代—兼论人民币国际化”为题,详解了虚拟仿真技术在金融科技教学中的应用场景(如量化交易模拟、风险管理实训等)、创新成果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系统介绍了通过“高校 + 企业 + 国际资源”协同,构建金融科技双创人才培养体系的逻辑与成效;深入分析了私人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简称 CBDC)的竞争关系、替代路径,并探讨其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潜在影响。

本届大会还设置了实践交流环节和圆桌论坛。上海财经大学、知链科技和武汉理工大学等三家金融科技专业虚拟教研室共建单位围绕“AI赋能金融专业课程建设与实验资源建设创新”、“‘金融+AI’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实践”、“‘新文科’背景下理工类高校金融科技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等话题进行了实践交流,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经验,促进了优质资源跨区域流动与共同提升。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贺佳、郑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李琴英、广东金融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王小燕、重庆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兰、中国农业银行数字人民币创新实验室(深圳)负责人夏跃骏、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经济系俄方主任伊琳娜·尼基图什金娜、国信证券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张伦可等嘉宾应邀参加了以“AI 能力驱动下金融科技课程群建设的校校与校企协同”为核心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围绕学科建设、产教研融合机制与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展开深入讨论,提出以真实业务场景驱动课程迭代、以联合实践基地共育复合型人才、以数据安全与科技伦理护航教学科研的务实建议。

针对国内高校的区域特点,会议设置了金融科技专业虚拟教研室区域协同发展分论坛,就“校内和跨校金融类学科教学模型建设和智能体应用的需求”与“AI深度赋能下的金融科技专业课程内涵创新实践交流”等话题开展交流,明确以区域共同体为单元推进资源统筹、标准共建与成果互认,提升协同治理与服务能力,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提升金融科技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会议还举办了金融科技专业课程培训班。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国家级青年人才彭俞超,深圳大学经济学院、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科技师CFT认证培训讲师陈莹,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国家金融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韩东力教授,分别围绕精品课程、前沿课程与实践课程开展师资培训,面向一线课堂和实训场景提供可落地的教学资源与方法论,直接提升教师队伍的数字素养与教研能力,支撑教育数字化与智能化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

本次会议汇聚国内金融科技领域的教育专家与业界精英,围绕“AI赋能·内涵创新·教研升级”深入交流与协同研讨,为全国金融科技专业建设共同体的构建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推动专业内涵式发展、加快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会议承办方之一,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经济系此次承办工作,是贯彻落实学校 “技术 + 经济” 双轮驱动学科体系建设目标、主动服务国家金融强国战略的重要实践。未来,经济系将持续整合学界与业界资源,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数字赋能与科教融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能力,为金融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 下一篇:第五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拓荒杯”英语辩论比赛成功举办

【关闭】

联系邮箱:econ@smbu.edu.cn

联系邮编:518000

办公室:主楼 573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运新城国际大学园路1号

欢迎关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公众号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版权所有 - 粤ICP备16056390号 - 粤公网安备440307020025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