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至20日,第三十三届门捷列夫大学生化学竞赛决赛在伊万诺沃国立化学技术大学举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材料科学系四年级学生黄舒麒所撰写的研究论文——《钙钛矿状结构镧镍酸盐还原分解的特征》(指导教师 - S.A. 马雷舍夫)获得二等奖。 同时,她还获得了俄罗斯科学院院士О.И.科伊夫涅表彰的"高水平科研工作"特别奖。

自1990年以来,门捷列夫竞赛致力于在学生中寻找年轻的有才华的化学家和化学工程师,并鼓励他们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工作。往年比赛的许多获奖者已经成为博士和科学博士,并在俄罗斯的各个高校、学术机构、其他国家的科学团队和许多化学公司的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大赛组委会主席由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董事会主席 С.Н. 卡尔梅科夫担任。
第33届门捷列夫化学竞赛委员会共收到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25个城市中37所高校的178篇研究论文。每篇作品都由来自俄罗斯主要高校和俄罗斯科学院的专家进行分析,并评选出了98篇研究论文(包括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材料科学系的3篇)参加第二轮比赛。在第三轮比赛中,41名参赛者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由俄罗斯科学院院士М.П. 叶戈罗夫和О.И. 科伊夫涅带领的竞赛评委会通过无记名投票,最终决定授予4名参赛者一等奖证书,10名参赛者二等奖证书和14名参赛者三等奖证书。
祝贺黄舒麒同学,并祝愿她在6月的毕业论文答辩中取得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