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专业定位
本专业为中俄战略合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经济领域国际化创新型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
作为经济学类的本科专业的建立,一方面基于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和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发展的背景,另一方面结合莫斯科大学经济学的学科优势,具有国际化的培养体系、厚实的经济学基础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等特点。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含传统的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实践与社会能力等方面的课程。在教学运行方面采用讲授课程与研究型课程相结合,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经济学素质和经济管理研究与实践能力。经过4年的专业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经营管理与战略方法,并能胜任国家对外开放与合作、跨国投资与贸易领域的实践工作,学生在获还具备俄语语言优势和跨文化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2、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中俄战略合作、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大湾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经济管理领导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坚实专业胜任力、系统的分析能力、跨文化能力和较高社会责任感的创新领导人才。具体目标如下:
(1) 专业胜任力
本专业毕业生要能够系统掌握经济学相关的基础理论、方法及技能,深入了解经济学专业的发展前沿;
(2)系统的分析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要熟练掌握深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善于思辨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管理领域的问题,能够正确地综合利用经济学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解决经济管理的实践问题。
(3)领导力
本专业毕业生要具备系统思辨和逻辑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善于协调团队并取得满意的团队绩效,在处理管理实践问题时有较强的伦理与社会责任意识,善于平衡伦理、社会责任与商业发展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4)跨文化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要能够理解多元文化及其对商业决策的影响,具有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和国际合作谈判的能力。
3、培养规格
专业学制学分: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等模块组成,共240学分。
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1)专业基础理论与方法
掌握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基本理论、分析方法,了解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
(2) 国别经济与政策
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 的经济发展状况、经贸政策法规和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知识。
(3)问题分析
具备洞察问题、提炼问题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研究和解决问题。
(4)国际商务活动解决方案的设计
面对复杂的国际商务环境,能够系统地考虑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社会文化环境、法律与规制等方面的因素,掌握商务经营活动中的操作技巧,具备制定贸易、投资等国际合作项目方案和国际项目管理的能力。
(5)使用现代工具
熟悉从事本专业学术研究和实务操作所必需的经济学、外语、 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工具知识,在解决经济管理实践问题时能够正确使用相关的现代工具与方法。
(6)伦理、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要求,在进行国际商业活动评价与决策时能够平衡伦理、社会责任与商业活动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7)团队合作
具有团队意识,在从事团队活动时能够实现团队的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8)有效沟通
能够就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的问题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书面报告结构合理,主题明确,逻辑严谨,语句通顺,口头表达条理清晰、准确,有独立见解。
(9)跨文化沟通与商务谈判
熟练掌握外国语言能力,能够分析不同文化背景对于国际经济合作的影响,具备与国际合作伙伴进行跨文化沟通与商务谈判的能力。
(10)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4、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等模块组成,共24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体育等课程,约占总学分 34.58%,学科基础课模块包括数学和经济学课程,约占总学分 31.25%,专业教育模块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管理学等必修和选修课程,约占总学分22.5%,个性化教育模块主要包括军事教育、实践实习、毕业论文等课程,约占总学分11.67%。主要课程如表2所示:
表2 主要课程列表
5、师资队伍
专业现阶段教学俄方教师队伍38人(详细情况见表1),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38人,100%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15.8%为教授,78.95%为副教授,5.3%为高级讲师。本专业专业课的主讲教师全部自于莫斯科大学,包含莫斯科大学经济系教研室主任和资深教授。教师数量充足,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
表1 师资队伍列表(统计时间截点至2020年底)
6、教学条件
教学设施情况:
除学校的公共资源可为经济系本专业学生利用外,经济系设有用于本科教学实验的本专业实验室2间,实验设备共有119台,设备价值为92.86万元,设备功能及使用状况正常,实验设备台套数与学生比例合理。所有实验室都配备现代化设备,充分保证学生掌握学科实验,开展科研和实践活动。学生学习期间可通过参加科研工作、大学生创新工程项目、实验选修课、开放实验和毕业论文等活动直接参与经济系的各种科学研究活动。
社会资源:
本专业建设有以下四个校外签约实习基地:1.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2.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3. 广深会计师事务所;4. 深圳龙岗龙城高级中学。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充分运用所学知识,锻炼自己。(该表统计时间截点2021年1月,后续将陆续更新)
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情况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版权所有 - 粤ICP备16056390号 - 粤公网安备440307020025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