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生物医药”领域终审擂台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由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工程系王森、詹钊逸、王建业、刘心月、孟子涵、廖俊宇、祝冰洋、丁嘉敏、潘毅恒、李佳忆十名本科生组成的参赛队伍,在工程系赵伟兵老师的指导下,依托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孵化的课题成果,凭借扎实的积累与良好的现场表现,在终审擂台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国家级三等奖。


本次大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共同主办,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承办,共青团呼和浩特市委员会、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协办,全国共277支团队、800余名学生及青年科技人才同台竞技。经资格审查、作品初审和终审擂台赛等环节,大赛最终完成奖项评定工作。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工程系学生团队的参赛作品《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智能诊疗与精准手术导航系统》,聚焦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疗挑战,构建“智能诊断-手术导航”一体化系统。基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提供的多模态临床数据(包含治疗前后多序列磁共振成像及体素级标注、病理图像及病理完全缓解标注),创新性地融合思维链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研究具备临床可解释性的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通过动态补偿算法实时校正术中软组织形变,探索术前诊断结果与术中影像的智能配准,建立高精度微创手术导航平台,有效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与安全性。


参赛团队由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工程系智慧医疗实验室的10名本科生组成。该团队在赵伟兵老师的指导下长期专注于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诊断领域的研究,2025年在MICCAI会议上发表论文两篇,并自主研发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智能诊疗-手术导航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创新性地提出HARM3-Fusion框架,实现基于多模态医学信息的病理完全缓解预测,并集成了可解释诊断引擎与层级式优先级实时手术导航模块。
近年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持续营造学生科技创新氛围,依托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平台,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为学生搭建了提升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优质平台。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引导工作,加强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鼓励更多同学主动了解科创、热爱科创、投身科创,助力更多学子在国家级、国际级赛事中展现风采,为国家科技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