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北莫新闻

首页 > 深北莫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SMBU

深北莫材料系常帅教授团队双创项目获第三届“龙岗双创之星” 团队组一等奖

作者:材料科学系、学生记者团    审核: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3-09-26    阅读次数:

在9月15日圆满结束的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内赛)龙岗区预选赛暨第三届“龙岗双创之星”创新创业大赛上,由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材料科学系常帅教授带领的应用纳米光子学团队的“智光科技-集成化可见光通信系统”项目,历经初赛、行业半决赛、行业决赛多个竞赛环节,最终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团队组的207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夺得该团队组别一等奖。

可见光通信产业是深圳市“20+8”产业布局中的八大未来产业之一。与传统无线通信技术相比,可见光通信的频谱资源更为丰富,并具有高速、低能耗、无辐射等特点,有望成为6G关键候选技术之一,是未来移动通信的一个潜在补充。其在智能家居、物联网、水下通信、机上通信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常帅教授团队依托学校“应用纳米光子学平台”开展创新技术研究和成果产业化工作,所研发的发光探测双功能器件颠覆性的将光信号的发射和接收集成到同一个器件中,有望推动实现可见光通信模块的微型化和集成化,从而更好的应用于个人终端场景(如手机、AR/VR眼镜)中。团队希望通过这一技术,助力可见光通信产业化应用进程,让开灯即上网成为现实。


参赛团队成员合影(从左至右:朱亚楠、蔡万清、常帅、李一可、尹勇明)

常帅教授对自己主攻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他的课题团队目前主要从事低维发光材料的制备以及基于这些材料的器件集成和新型显示应用。而在材料开发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种材料具有发光和光探测的双向特性,这对于可见光通信技术是十分有意义的,因此,基于该种材料常教授课题团队发展了面向可见光通信应用的双功能器件,也就是本次比赛获奖的技术。同时,常帅教授对材料科学专业和同学们关心的就业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材料学本身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从整体上来看,材料学更像是物理、化学、力学等各方面学科的一个交叉,材料专业的学生涉猎的范围比较广,这对将来在相关行业发展颇有助益。目前我国所面临的一些“卡脖子”技术,大多都落在材料技术上。因此现阶段国家对材料学、化学这一类专业的投入力度正不断加大,材料学正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深北莫已拥有应用纳米光子学研究平台等一系列先进的配套设施,科研资源丰富、科研条件完备,欢迎同学们多走进实验室,投入到实践创新的过程中,为材料科学的进步贡献自己年轻的力量。”常帅教授说。

如何在看似有些枯燥无味的材料科学研究中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常帅教授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经验:首先,要找到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那一部分,这样才能在研究中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次,要多和同行交流,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使研究之路更加平坦开阔。


常帅,材料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015年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曾任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长聘副教授(tenured associate professor)、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2022年加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研究方向为面向新型显示应用的可溶液加工低维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7)、面上项目(2022)、中国-白俄罗斯国际合作交流项目(2023)各一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担任全国电子显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创新成果产业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真空协会(显示技术专委会)高级会员。参与起草的《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成熟度评价通用规范》团体标准获评工信部2022年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指导学生参加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北京赛区二等奖(省部级)。目前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授权中国专利5项,美国专利3项。



关闭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大运新城国际大学园路1号

电话:0755-28323024

邮箱:info@smbu.edu.cn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版权所有 - 粤ICP备16056390号 - 粤公网安备4403070200252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