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首页 > 校务公开 > 学工天地 > 正文

学工天地

SMBU

关于开展2025年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寒假社会实践的通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24    阅读次数:

各系团委: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共建高校大思政体系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教育引导全校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筑牢理想信念、铸就担当品格、锤炼吃苦作风、弘扬奋斗精神,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实践主题

让青春在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

二、实践时间

       202512

三、参与对象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全体在校生

四、实践项目

【挺膺担当】

(一)探寻红色足迹,传承先辈之志(铸底色)

鼓励在校学生通过组建实践团,主动走进红色场馆、学习红色文化、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在听说学做中上好沉浸式思政课,以青言青语讲好红色故事,激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上好一节微团课

鼓励同学们深入居住地周边的社区、中小学、乡村等地,以党史、团史宣讲、理论政策宣讲、先进事迹分享、红色文艺表演等形式宣传和感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发展历程。主要聚焦课程设计,撰写教学方案并完成课件制作

2.形成一份红色调研报告

聚焦党的二十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引导青年以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团队需形成有真情实感、感染力强的视频作品或有理论深度、有心得体会的调研报告。

提交作品:须提交至少1篇实践通讯稿、不少于5分钟MP4视频(或12000字以上调研报告) 5张代表性照片

(二)根植鹏城热土,调研湾区底蕴(融深圳)

1.深圳民俗非遗文化调查

通过访谈非遗传承人、拍摄记录、收集口述史料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记录深圳非遗民俗等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故事及传承状况。

2.深圳city walk红色国际化传播实践

旨在提高学生对深圳红色历史和精神的了解。通过走访红色旅游景点,体悟深圳红色精神,发挥自身的中俄英三语语言优势,为红色景点的国际化建设和传播贡献力量。深圳近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存有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红色印记,实践团可在深圳市内选择23个红色地点,采用俄语或英语制作不少于5分钟实地景点介绍推广

提交作品:须提交至少1篇实践通讯稿、不少于5分钟MP4视频(或12000字以上调研报告) 5张代表性照片

(三)叩问社会所需,奔赴家乡之约(绘中国)

响应团中央号召,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团中央返家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作为社会实践行动指南和生动教材,赋能基层建设,助力家乡发展。以乡愁为原动力,以家乡为大课堂,在返乡实践中更好地践行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的成才道路。聚焦调研走访、学习宣讲、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服务、社区服务、挂职锻炼、文化宣传、网络云实践、法制宣传等十个方面开展实践活动,在服务家乡、服务人民中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

提交作品:须提交至少1篇实践通讯稿、不少于5分钟MP4视频(或12000字以上调研报告) 5张代表性照片

(四)深耕“一带一路”传承中俄友谊(行丝路)

1.鼓励学生通过社会观察、国情考察、调查研究、学习成果宣讲等形式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十年发展变化,提升全球胜任力;

2.与“一带一路”高校联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讲述中国式现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开展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国际交往和国际传播,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年力量。

提交作品:须提交至少1篇实践通讯稿、不少于5分钟MP4视频(或12000字以上调研报告) 5张代表性照片

【奋楫笃行】

(五)聚焦专业学习,提升个人技能(强本领)

1.鼓励低年级同学围绕核心基础课和所在的专业,对某一个专业热点问题进行调研。鼓励高年级同学围绕学科专业、开题报告、拟升学方向进行调研。

提交作品:须提交12500字以上调研报告 1生活照。

2.鼓励在校学生潜心学术研究,积极利用寒假参加推进挑战杯、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兴趣培养计划、苗子工程等科研项目进展

提交作品:须提交12500字以上调研报告至少3张成果照。

3.鼓励同学们针对自身就业目标,开展行业、企业、职业调研以及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活动,并撰写《职业分析报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行业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企业分析报告》作为后期总结材料。

4.鼓励同学们开展各类技能学习成果及介绍(含学习内容介绍和展示),包括专业技能学习和课外兴趣技能学习。

1)实用技能类wordexcelPPTPS

2)编程类C语言、PythonHTMLCSS、微信小程序开发;

3)英语学习类单词记忆,英语配音,英语作文写作;

4)爱好类绘画、书法、健身、烘焙、各类乐器等。

提交作品:须提交1篇技能学习成果介绍 5分钟以上MP4视频。

(六)强化劳动能力,开展志愿服务(增才干)

在校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取下述5项主题活动中的3项,独立开展或与他人协同完成。寒假留校的同学,在宿舍内酌情开展。

(1)小露一手年夜饭我来做活动

要求:在除夕夜为家人做一顿丰盛的晚饭,要求至少四菜一汤。

提交作品:做饭时的个人劳动照片1张;四菜一汤成品照片1张;个人感想1篇(真情实感,不少于200字)。

(2)劳动小能手小空间大改造活动

要求:在春节前参与家庭扫尘劳动,改造或整理家里/宿舍的一处空间,如卧室、客厅、卫生间、厨房、阳台等的一角,使其环境更加整洁、美观,收纳更加合理、规整,功能更加科学、方便。

提交作品:改造或整理过程中的个人劳动照片1张;改造或整理前后的对比照片1组(做成一张图片,改造的要加简短文字说明),要求同一角度拍摄;个人感想1篇(真情实感,不少于200字)。

(3)年味装扮创意美工制作活动

要求:动手制作一个能营造春节气氛、装点房间/宿舍环境的创意手工作品,如剪纸、写春联、制作灯笼、绘画、盆栽、插花等。

提交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个人劳动照片1张;美工作品照片1张;个人感想1篇(真情实感,不少于200字)。

(4)人物访谈发现身边的劳动者活动

要求:采访身边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劳动内容,工作特点,体会和了解劳动者的辛勤、诚实和创造,发现劳动之美。

提交作品:采访时的照片1张;采访结束后撰写采访报告1篇。

(5)志愿实践走向劳动岗位活动

要求:通过寒假志愿服务或者岗位实习的方式,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开展志愿,用实际行动体验劳动的艰辛,树立正确劳动观

提交作品:志愿服务或岗位实习时的照片2张,个人感想1篇(真情实感,不少于200字)。

(6)“我为深北莫代言”招生宣传实践活动

本项实践内容由校团委联合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选拔立项,无需通过分团委进行报名立项。具体报名信息请关注“深北莫青年汇”公众号。

五、工作安排

(一)组建团队:

各分团委根据院系专业特色、工作重点、学生特点、实践目的地等情况,积极动员学生组建实践团队进行立项(各分团委立项数以实践团学生负责人所在院系进行统计)。鼓励以团支部、社团等集体为单位,中外学生联合组建社会实践团队。

各实践团队/个人需仔细研读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主题进行立项申报。各团队/个人完成团队成员分工、联系确定实践地点、落实团队安全等工作后提交立项申请书。

本次申报支持跨院系组队,跨院系队伍在负责人所在院系申报立项,各院系分团委负责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立项、结项工作。

(二)提交材料:

112日前,各分团委结合各系专业特色发布相应通知,开展立项选拔工作并将《XX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项目立项申报院系汇总表》(附件1)上报校团委6420210018@smbu.edu.cn备案。

(三)开展实践(1-2月)

各团队按计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新闻报道等宣传图文通过秀米编辑,指导老师审核后,投稿至秀米账号:17393106617。“深北莫青年汇”微信公众号将择优进行宣传报道,宣传情况作为后续评比表彰参考。

(四)提交总结(33日前)

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团队认真凝练实践成果深北莫青年汇将择优进行发布。

学校支持、鼓励各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大量积累照片、视频等资料,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介传播实践成果。由各分团委于3317:00前以院系为单位将负责团队电子材料整理完毕后打包发送至6420210018@smbu.edu.cn,邮件主题为“XX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总结+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

(五)结项表彰

各分团委对实践项目进行结项评审,结项通知将另行下发,相关要求以结项通知为准。      

学校将结合各分团委评审结果对参加各类实践活动的个人/团队进行答辩评审。

(六)活动保障及激励

1. 积极参与并完成本次社会实践和获得相关奖项的同学可获得《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综合素质测评》相应加分(面向本科生)

2. 为鼓励各系分团委积极组织动员寒假社会实践,将以系为单位评选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老师等奖项,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相应经费支持。

(七)其他

学校将提供联系实践地联系证明。有需要的团队可填写《实践地联系证明》(附件4),并以分团委为单位进行盖章。


关闭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大运新城国际大学园路1号

电话:0755-28323024

邮箱:info@smbu.edu.cn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版权所有 - 粤ICP备16056390号 - 粤公网安备4403070200252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