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首页 > 校务公开 > 学工天地 > 正文

学工天地

SMBU

关于举办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第一届“金丝路”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通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06    阅读次数:

为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学校拟举办第一届金丝路大学生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1. 20256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以及毕业五年以内的毕业生(2020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生)均可参赛。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199041日及以后出生)

2.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二、参赛作品类别

大赛分为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国际赛道和产业赛道四个赛道。

1. 高教主赛道

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项目发展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创业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设置参赛项目类型。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熟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②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③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备注:本科生组,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研究组,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项目成员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2)创业组。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注册);②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③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2.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1)公益组。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②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创意组。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②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3)创业组。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②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项目负责人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 产业赛道

通过产教协同解决企业技术、管理难题,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培养解决产业问题的能力。

(1)产教协同创新组。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基于四新建设的内涵和要求,推动解决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难题,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与迭代创新。

(2)区域特色产业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举办地的先导产业,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助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生态。

备注:①本赛道允许师生共同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含团队负责人),须为答题的实际核心成员。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2020年之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

4. 国际赛道

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能否参加国际赛道。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项目发展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创业组。

(1)参赛对象需要具有国外普通高等院校学籍的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

(2)国外院校是指设立在国外、有独立办学资质、可独立授予学生国外学历或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及专科院校。具有国外院校学籍是指已在国外院校注册且具备获授国外院校学历或学位的资格。

四、赛程安排

院系初选:4

校赛决赛:5月中旬

专项打磨:5月下旬

省赛阶段6月,具体以相关省赛正式通知为准

国赛阶段10月,具体以相关国赛正式通知为准

五、项目推荐

各系需进行校赛项目推荐,请按照分配的名额及前期工作安排https://mp.weixin.qq.com/s/4_rZv23gMcRfiXoSBb08RQ,按要求将《参赛作品汇总表》、推荐项目材料(团队报名表、商业计划书、项目PPT)命名为“XX2025创新大赛材料”报送至邮箱6420220031@smbu.edu.cn。如有项目意向报名且未参加院系选拔,请联系辅导员老师。


关闭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大运新城国际大学园路1号

电话:0755-28323024

邮箱:info@smbu.edu.cn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版权所有 - 粤ICP备16056390号 - 粤公网安备4403070200252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