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首页 > 校务公开 > 学工天地 > 正文

学工天地

SMBU

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赛的通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23    阅读次数:

全体同学:

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同时选拔优秀团队参加2021年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经研究决定,学校将举办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赛(以下简称“校内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校内赛”赛道设置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校内赛”将分别举办两个赛道: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三、参赛项目要求

“互联网+”只是时代的符号,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四、各赛道参赛规则要点

(一)高教主赛道(含国际参赛项目)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已获往届全国赛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再接受报名。按照参赛学校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中国大陆参赛项目、国际参赛项目。国际参赛项目可根据当地教育情况适当调整学籍和学历的相关参赛要求。所有参赛材料和现场答辩原则上使用中文或英文,如有其他语言需求,请联系大赛组委会。

1.创意组。目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在校生。重点培育具有应用前景的高水平项目(如Nature/Science论文,国家级科技奖励等)参赛。

2.初创组。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8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须为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初创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成长组。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或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成长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初创组、成长组重点培育成长性(例如营收)好的企业参赛。

4.师生共创组。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5年(2016年3月1日后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在编教师(2021年6月1日前正式入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并计算不低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已获往届全国赛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再接受报名。

1.公益组。参赛项目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者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师生共创的公益项目,若符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求,可以参加该组。

2.创意组。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师生共创的商业项目不允许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可参加高教主赛道。

3.创业组。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如已注册成立机构或公司,学生须为法定代表人。师生共创的商业项目不允许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可参加高教主赛道。

以上为各赛道参赛要求、参赛组别和对象规则的要点,更详细规定见《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的预通知》(附件4)。

五、赛程安排

(一)报名:4月23日-5月20日

参赛团队填写报名表(附件1)、项目计划书(项目计划书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及其它说明,可参考附件2模板)和《“互联网+”大赛重点培育项目汇总表》(附件3)打包成一个附件以“XX赛道报名+项目申报人(学生)姓名”命名于5月20日前发至邮箱:cuiyu@smbu.edu.cn

同时,参赛团队须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以下简称竞赛官网)进行网络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以全国组委会的通知为准,将另行通知)。不同组别的参赛学生需根据报名系统的提示提交相应的报名材料。未在竞赛官网报名的参赛团队将无法获得参赛资格。

参赛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录入参赛队员和指导教师时,应保持与报名表一致的排序,如在系统上有修改应及时重新提交报名表。录入指导教师时,在导师姓名前加上“第一指导教师、第二指导教师”字样,如:第一指导教师:XXX、第二指导教师:XXX,明确指导教师的排序。

(二)资格审查:5月21日-5月23日

校内赛组委会对各报名队伍进行资格审查,筛选并公布进入初赛的参赛团队名单。

(三)初赛和决赛

我校将视报名情况决定是否开展初赛和决赛,具体时间待定。

六、学校支持

1)针对未能找到指导老师但有意愿积极报名的学生或团队,可与党群(学生)工作部联系,相关资源由党群(学生)工作部统筹,为项目匹配指导老师;

2)学校会为参赛学生团队在项目上提供场地等硬件支持、对接企业支持和一定程度的资金支持;

3)对于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奖项的参赛学生团队,将以一定标准给予奖励;

 

 

联系人:崔宇

联系电话:28323274

注:有意向报名的团队负责人请提前与崔老师联系。

 

 

党群(学生)工作部

2021年4月23日

 

关闭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大运新城国际大学园路1号

电话:0755-28323024

邮箱:info@smbu.edu.cn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版权所有 - 粤ICP备16056390号 - 粤公网安备4403070200252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