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青年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组织开展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发布以来,各高校师生积极参与、踊跃报名,共有1680所高校的8013支团队8万余名师生报名。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相关要求,经委托相关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组织专家审议,推荐北京大学等1000支团队入选重点团队、北京科技大学等1000支团队入选参与协同团队。
本次广东省共入选32支重点团队、27支协同团队,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社会实践团首次入选该项目。
精锐团队,实力担当
团队由经济系、工程系与汉语言专业的7名中俄本科学生组成,汉语中心彭兰玉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资深教师李衍全程进行指导。实践团以“推普+语言调查”与“推普+乡村文化振兴”双核驱动,通过扎实的语言服务助力肇兴侗寨发展,用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国家级暑期实践队,成员们将带着热忱与专业奔赴千里之外的贵州肇兴侗寨,用语言的力量为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贡献青春智慧!


多元实践,精彩可期
在侗寨的十多天里,实践团预计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深入调研:走进社区、校园,通过问卷、访谈,精准摸清侗寨语言使用状况与国家通用语普及需求,形成权威调查报告。
趣味科普:为中小学生开设“趣味普通话课堂”“我是小小解说员”培训,点燃学习热情,提升语言应用与文化素养。
文化传播:制作推普文化墙、拍摄“非遗里的普通话”微视频、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推普快闪活动,面向居民和游客,既推广普通话,也弘扬侗族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赋能,着眼长远
1.“国际化”视角:中俄队员将以独特“第三视角”,讲述生动的推普故事。
2.“跨学科”方案:整合经济、工程、语言专业优势,提供“推普+”综合解决方案。
3.“文化双融”实践:巧妙结合普通话推广与侗族非遗文化宣传,实现双向赋能。
4.“精准调研”驱动:依据当地具体情况,确保每一项服务都切合当地实际需求。
5.长效链接:计划与当地中小学/文化站建立线上联系,提供持续学习资源。将调研报告与建议提交相关部门,持续接力助力。并在校内外分享经验,鼓励后来者接力。

丝路相连,粤黔情深。深北莫“语韵黔行”实践团已整装待发!实践团将在黔东南的青山绿水间,用青春书写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