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在中俄(中苏)关系史研学基地基础上,升级建设的“中俄(苏)关系史研究基地”,是深耕中俄(苏)关系研究、开展相关储备性、基础性、前瞻性研究、深化两国学术与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依托三方共建研学基地的坚实基础与学校独特优势,基地以系统性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和高端智库服务为核心,助力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
基地聚焦三大主攻方向,一是在中俄(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史研究领域,梳理从革命时期到新时期的党际互动脉络,探究不同阶段政治、经济、安全领域的关系演变与核心事件影响。二是中俄(中苏)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史研究,围绕历史变迁、政策演变及文化互鉴展开,涵盖教育模式借鉴、文化传播适配等关键议题。三是中俄(中苏)技术交流合作史研究,聚焦工业奠基、军事技术合作转型及新时代科学研究联合创新等维度,挖掘技术转移合作的历史与当代价值。
学术团队深厚的研究基础为基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其核心成员涵盖教授、研究员等各类高端人才,兼具政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背景,中外融合、老中青结合的团队结构保障研究活力。近五年依托机构成果丰硕,出版《“一带一路”构建亚欧经济伙伴关系》等多部权威专著,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篇,12篇咨询报告获政府或企业采纳,多项成果斩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同时,依托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与国史学会、中国社科院俄欧亚所的合作资源,形成独特的学术支撑网络与资料优势。
基地设定建设目标是:在学术研究上,计划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提交咨政报告,出版专著,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完善中俄关系史数据库与官方网站;在人才培养方面,构建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培养体系,培养精通三国语言、具备深入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智库服务上,为政府对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合作提供咨询服务,发布研究报告助力社会各界把握中俄关系发展趋势。未来,基地将充分发挥使命、学科、平台优势,成为中俄关系史研究的学术高地、人才摇篮与决策智库,为增进两国友谊与全球治理贡献“中俄智慧”。


2024年11月2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三方共建的“中俄(中苏)关系史研学基地”正式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