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港融合发展研究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于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研究。2025年被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确定为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同年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挂牌。研究内容涉及深港经济合作、科技合作、社会融合、文化交流和协同治理等领域。当前研究重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治港治澳方略、新时代“一国两制”创新理论和实践,深港融合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等国家战略的作用和贡献。在研项目主要有“深港融合发展策略研究”“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研究”。
连续三届成功举办深港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汇聚粤港澳大湾区知名专家学者。多项成果在《港澳研究》《紫荆》《紫荆论坛》《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全国性刊物发表。本中心的合作共建机构——香港正思研究院,持续关注香港社情民意跟踪分析和研究,为决策部门提供了多篇咨询报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研究人员主要有郭正林、袁小江、蒋绚、王兰、杨彦哲、韩雪娇、陈少波、张克科、赖明明。

郭正林,教授,荣誉哲学博士(政治科学和国际政治专业),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政治学、公共管理博士生导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蒋绚,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与区域治理,目前主要从事创新驱动中的政府角色问题研究,以及深港科技与产业跨境协同的机制和政策研究。

袁晓江,二级教授。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兼职教授、深圳市委宣讲团成员,研究方向为特区精神、深圳改革开放史。

王兰,副教授。兼任中国文化哲学学会理事,深圳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港澳青年政治认同、深港生态文明建设的合作机制研究。

杨彦哲,讲师,兼任香港新亚研究所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港澳青年政治认同及其社会历史脉络研究。

韩雪娇,讲师。研究方向为香港青年政治认同、深港融合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当前主要从事港澳台青年政治思想研究。

陈少波,香港正思研究院长,主要从事香港社情民意、发展战略、深港关系等领域的研究。

张克科,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港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深圳科技政策资深专家,主要从事科技政策、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等领域研究。

赖明明,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港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深圳技术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深圳和香港关系研究,与陈能军合著《深港合作四十年》等。
二、学术成果与交流
深港融合发展研究所自成立以来获立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深圳市重大课题共计5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6篇。连续三届成功主办深港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汇聚粤港澳大湾区知名专家学者,在相关研究领域内形成品牌效应。参与包括全国港澳研究会、深圳市学术年会等多项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逐步构建起具有辨识度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形成互联互通的学术网络。
(一)科研成果
科研立项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青年创新人才项目以及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等5项,参编《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城市文明蓝皮书:全球城市文明发展报告》,在《港澳研究》《紫荆》《光明日报(理论版)》《World Development》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6篇。近三年部分成果如下:
序号 | 类型 | 成果名称 | 成果来源 |
1 | 科 研 立 项 | “香港特区青年政治认同提升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研究” | 教育部202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
2 | “1949—1978年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研究” | 广东省社科规划党史特别委托项目(2022年) |
3 | “新时期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研究(1978-2012)” | 广东省科规划党史特别委托项目(2022年) |
4 |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青年政治认同的演进历程及强化策略研究” | 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2024年) |
5 | “新时代深港融合发展研究” | 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2022年重大项目 |
6 | 参 编 著 作 | 《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5)》(B.19深港融合发展年度报告:现状与政策) |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7 | 《城市文明蓝皮书:全球城市文明发展报告(2024)》(B.15新时代深港文化融合发展研究报告)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8 | 发 表 论 文 | 《提高特别行政区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 | 港澳研究(2025年) |
9 | 《深港抗日之红色通道、历史记忆及时代价值》 | 紫荆论坛(2025年) |
10 | 《新时代深港文化融合发展的目标方向与实践路径研究》 | 紫荆论坛(2025年) |
11 | 《Discourse Analysis of Irrational Political Antagonism on Social Media: Identifying Common Characteristics》 | World Development(2025年) |
12 |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青年政治认同的演进历程及其提升策略》 | 紫荆论坛(2024年) |
13 | 《集聚创新要素,激发湾区发展新动能》 | 光明日报(2024年) |
14 | 《共创近海经济 促进深港融合——第二届“深港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 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年) |
15 | 《改革试验区思想的形成、理论价值和启示》 | 开放导报(2024年) |
16 | 《让亲历者讲改革开放》 | 深圳特区报(2023年) |
17 | 《打造深港创新共同体 创造更辉煌的双城故事》 | 湾区科技评论(2023年) |
18 | 《教授跟车一天引起连锁反应》 | 深圳特区报(2023年) |
19 | 《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 深圳特区报(2023年) |


深港融合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郭正林教授等在《港澳研究》(CSSCI)2025年第1期发表《提高特别行政区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


深港融合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郭正林教授、所长助理韩雪娇博士后在《紫荆论坛》发表深港红色通道和香港青年政治认同等主题的相关论文

深港融合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郭正林教授在《光明日报(理论版)》2024年4月17日02版发表《集聚创新要素,激发湾区发展新动能》一文

深港融合发展研究所袁晓江教授在《深圳特区报》2023年10月31日A8版发表《让亲历者讲改革开放》一文

深港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参编《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5)》《城市文明蓝皮书:全球城市文明发展报告(2024~2025)》
(二)学术会议
为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高校智库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深港融合发展研究所从2023年开始连续三年举办了三届深港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旨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平台建设、港澳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机制创新等领域的研究者、政府职能部门等提供交流平台,促进深港高质量融合发展政策的持续完善,力争以学术创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会议汇聚粤港澳大湾区知名专家学者,产生积极社会影响,在相关研究领域形成品牌效应。以下为会议合影及部分嘉宾风采展示:
1.第一届深港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网报导链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7/t20240701_5762113.shtml;学校网站报导链接:https://www.smbu.edu.cn/info/1031/82251.htm)

第一届深港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嘉宾合影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李和章在首届深港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香港新范式基金会总裁邵善波会议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科学院研究员、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副院长黄平会议发言

香港中联办社会工作部原部长杨茂会议发言

香港正思研究院院长陈少波会议发言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俊志会议发言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会议发言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朱迪俭作会议总结
2.第二届深港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学校网站报导链接:https://www.smbu.edu.cn/info/1031/92431.htm)

第二届深港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嘉宾合影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李和章会议致辞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范伟军会议致辞

香港“一国两制”青年论坛主席何建宗会议发言

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研究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欣新会议发言

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邱逸教授会议发言

香港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智库主席陈锦云教授会议发言

香港正思研究院院长陈少波会议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林跃勤会议发言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深圳联络部处长陈素婷会议发言

广东省社科院港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符永寿会议发言

深圳市社科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主任袁义才会议发言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深圳)副院长刘伟文会议发言

深圳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教授赖明明会议发言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港融合发展研究所袁晓江教授会议发言

深圳大学饶宗颐国学研究院周磊教授会议发言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深港融合发展研究所执行所长蒋绚会议发言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粤港澳大湾区跨域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傅承哲会议发言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党委书记朱迪俭作会议总结
3.第三届深港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学校网站报导链接:https://www.smbu.edu.cn/info/1031/112961.htm)

第三届深港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嘉宾合影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李和章会议致辞

全国港澳研究会秘书长刘文达会议致辞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范伟军会议致辞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港澳研究所研究员蔡赤萌会议发言

深圳前海管理局原副局长王锦侠会议发言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万陆会议发言

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深圳市先行示范区湾区组专家,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张克科会议发言

香港大学政治与行政学教授李连江会议发言

“博汇”智库主席,香港特区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张量童会议发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张道根会议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林跃勤会议发言

香港正思研究院院长陈少波会议发言

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秘书长、京港学术交流中心董事兼总裁徐海山会议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赵联飞会议发言

香港岭南大学政策研究院研究助理教授石琤会议发言

香港未来都会愿景始创主席黄伟信会议发言

方木欢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会议发言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深港融合发展研究所杨彦哲博士会议发言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深港融合发展研究所所长助理韩雪娇会议发言

深港融合发展研究所所长兼中心首席专家郭正林教授作会议总结
(三)学术交流
研究所始终将学术交流与合作视为提升科研水平、扩大学术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积极参与国内外高层次学术研讨、主动搭建专业对话平台、持续拓展国际合作网络,不断深化与高校、研究机构及实务部门的协同互动。近年来,研究所成员多次受邀在全国港澳研究会学术年会等重要场合作主旨发言,有效传递团队研究成果与核心观点;同时,积极主办系列品牌学术活动,如深圳市学术年会子论坛及高端专题讲座,逐步构建起具有辨识度的学术交流平台。此外,不断拓展国际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学术论坛及大湾区主题会议,持续跟踪领域前沿动态,强化对港实务交流与跨地域合作,为深港融合与区域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2024年7月27日成功举办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与青年发展学术沙龙

2024年11月26日成功举办第十六届深圳市学术年会系列活动之“港澳青年发展问题专题研讨会”

2024年12月2日,深港融合发展研究中心邀请国务院港澳办原副主任冯巍,成功举办高端学术讲座“新时代中央治港治澳方略”

2024年11月25日,首席专家郭正林教授参与新时代深港澳合作创新发展研讨会,并作“深港融合发展新路径:深港近海经济的前景”主旨发言

2024年11月29日,深港融合发展研究所所长郭正林教授参与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港澳和海外统战工作理论广东研究基地2024年会议暨“推进港澳和海外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研讨班,并作“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一国两制’实践进入新时代”主旨发言

2024年12月13日,郭正林教授参加全国港澳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

2025年1月18日,深港融合发展研究所所长郭正林教授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会,并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庆典上的讲话,提高粤港澳大湾区治理水平”主旨发言

2024年4月18日,深港融合发展研究所所长助理韩雪娇博士后线上参加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国家研究所在莫斯科举办的“十字路口的意识形态:旧概念和新范式”国际青年学者会议,并作“One-sided, Deconstructed and Crafty: Characteristics of Discourse Instruments for Political Antagonism”主旨发言

2025年7月19日,深港融合发展研究所成功主办由香港公民教育委员会资助的“模拟法庭启明智”活动,带领30名香港青少年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教学

2025年10月23日,深港融合发展研究所所长助理韩雪娇博士后赴香港参加“金融互通·人才培育·文化同心”2025大湾区论坛
三、发展规划与未来展望
2025年,深港融合发展研究所由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批准为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港融合发展研究中心”。这是我校继“中俄法学比较研究中心”后的第二个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标志着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迈进快速发展。为高质量建设人文社科基地,推进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稳步发展,制定如下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服务于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聚焦于“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在深圳和香港的实践研究,为深港融合发展及其在粤港澳大湾区支撑作用的发挥提供智力支持。
(二)研究领域和具体方向
深港融合发展研究具有跨学科、跨区域、综合性等特征,支持学科包括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等等,研究内容涉及深港经济合作、科技合作、社会融合、文化交流和协同治理等领域。基于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学科发展和研究能力实际,本中心研究确定如下具体方向:
1.习近平治港治澳方略研究。系统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一国两制”创新理论和港澳实践,增强大学生对“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制度机制、理论价值的认识。
2.教育、科技和人才深港融合发展研究。重点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理论及其在深港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的研究。
3.深港经济融合和未来产业研究。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深港经济互补的历史经验,探索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深港合作新领域、新模式、新机制。
4.深港社会文化融合发展研究。重点研究深港历史文化同源、红色文化同频、现代文明同步、社会生活交融的历史和现实,提高香港市民的国家认同,提高深圳市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担当,促进深港市民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荣光。
(三)依托学科、预期目标
在学科实体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集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党建、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军事学等方面的研究力量,是深港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在学科学术上,一是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把握好研究的大方向,明确本中心研究系列课题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定位。二是基于港澳学(区域国别学的二级学科)研究,注重“一国两制”的深港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三是基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情况,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系列咨询报告研究。
建设目标:依托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智力资源,努力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的深港融合发展研究的高地,成为横跨深港两地有影响力的开放型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