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数学与控制系

材料科学系

工程系

经济系

语言系

生物系

化学系

地理系

俄语中心

法学中心

艺术中心

汉语中心

英语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工智能研究院

前沿交叉技术研究院

物理数学系

管理系

区域国别研究中心

科研平台

SMBU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和社会化创新平台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1-02    阅读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以下简称“深北莫”)依托深圳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区位优势,牵头建设“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和社会化创新平台”。该平台旨在打破学段壁垒,通过课题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思政教育从理论灌输向实践育人转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模式。根据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关于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项目的通知》要求,平台聚焦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大中小各学段思政教育的有效衔接,并通过协同攻关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

、平台建立与协作机制的形成

深北莫以课题研究为牵引,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部、附属基础教育集团等多方力量,于2023年启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和社会化创新平台研究”课题。通过两次专题研讨会明确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案的路径与机制。学校成立四个子课题组革命文化与先进文化、生态文化、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资源开发课题组。每个课题组都由大学思政教师、中学政治、历史、生物、地理教师及辅导员组成,共同参与设计研学内容和实施方案,形成协同机制


2023年11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基础教育集团的首次研讨

2023年11月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部、基础教育集团研讨


、创新实践活动

平台以“行走的思政课”为核心载体,围绕“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文化建设成就”主题,开展多元实践

丰富实践形式打造多元研学场景

平台围绕不同文化主题开展特色活动: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研学组走进“大潮起珠江”展馆、东江纵队纪念馆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渔民村等开展现场教学,组织观摩科技创新最新成就、体验智能办公技术;生态文化研学组走进仙湖植物园,结合邓小平手植树讲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组在校园国韵坊开展宋朝“点茶”等非遗体验活动;校园文化资源开发组借第二届知识科技文化节,推动大中小学生共同观摩“一带一路”绘画艺术、开展科普互动,同时联动社区警务室开展禁毒教育,实现思政教育从校园到社会的延伸。

2023年4月19日      

 

undefined

                                      “  大潮起珠江    展馆现场教学    



2023年5月17 日东江纵队纪念馆现场教学

2025年4月4日深北莫“行走的思政课”在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开讲

2003年11月22日课题组在华为总部观摩科技创新最新成就

课题组走进仙湖植物园


广而告之,校园里有兴趣的师生都可以参加


围观最后一道工序:点茶


第二届知识科技文化节期间大学生为中小学生科普现场

    深北莫第二届知识科技文化节期间大学生和中学生共同观摩“一带一路”绘画艺术

(二)利用校园红色资源,打造实践教学品牌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达成共识建立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承载着促进中俄教育交流、增强中俄友好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使命,是一所新型的国际型高水平大学。学校立足培养高质量跨文化国际型人才,同时注重立德树人思政教育工作,引入百年留苏档案展,以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大思政课”建设,走出了一条校园红色文化资源促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践路径。

百年留苏展整体布局

百年留苏展局部

同学少年——留苏档案见证百年复兴路主题展分为“求索”“奋斗”“报国”三个部分,展出了从全国各地征集的实物档案180余件、图片及文献档案400余件,展现了建党百年来一代代留苏学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党留学、为国留学、为梦留学的奋斗历程,体现了几代留苏人的家国情怀和奋斗品格。展现了一代又一代留苏学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探索、奋斗的感人事迹。“百年留苏主题展”可以直观地让学生认识到今天我们站在一条怎样的历史延长线上助于当代青年不忘来时路、认准前行路,有助于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在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大道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平台借助“百年留苏主题展”的内涵和外延,精心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阵地。一是每年11月17日开展纪念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演讲活动,以竞赛、演唱、画展等不同形式,重温毛泽东“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重托,激励学生奋发有为,努力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上。二是组建“恰同学少年”宣讲团,组织校内中学生、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参观者讲述展览内容,并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三是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的育人形式。2025年依据百年留苏档案,组织大学生编写剧本、排练话剧,在大中小学校演出,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方式和增强育人功能。

   

深北莫大学生宣讲团成员给附属中学学生讲解



港中文深圳附属知新学校小学生参观百年留苏展


校园开放日家长和学生参观展览

(三)联合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促进大中小学教师互动

思政课教师暑期实践活动,是促进大中小学教师共同提升并相互交流的有效方式。2024年暑假在校党委的支持和领导下,马院和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初中部的思政课教师共同赴湖南宜章党校进行考察培训。5天的学习考察中,考察组听专题党课七讲、参访革命旧址9处,在历史发生的现场重温了从南昌起义到红军长征的历史。

这次活动依托深圳市项目《粤湘赣红色通道研究》的实地考察部分,就具体问题进行研讨,能够让不同学段教师对同一内容、同一教学目标展开研讨,并在参访中与红色场馆建立联系,针对大学生、中学生需要提出现场教学建议。

教师是思政教育一体化的主体,提升教师思想认识高度、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就某一具体问题形成大中小学教学方案、语言方式等,可以带动整体教育理念、教育形式的相互关联和螺旋式上升。



在宜章党校大学、中学思政课教师一同参加培训并研讨

     参观湘南起义展览馆

参观湘南暴动旧址

2024年8月27日赴红色宜章学习考察后召开总结大会

(三)不同学段交流研讨,探索一体化实现路径

大学思政课教师到中学、小学听课是直观了解大中小学课堂的有效方式,也是大学教师上好思政课的内在需要。平台注重校际交流研讨2025年6月10日大学思政课教师与附属龙岗园山学校开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研讨活动听了七年级的历史课《明朝的外交关系》、八年级的政治课《国家行政机关》。通过课程展示呈现不同学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为后段课程的衔接打好基础。课后大中学思政课教师进行座谈围绕学段特征、话语衔接等重难点问题进行交流,为一体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方案、课例等具体成果,形成“研究—实践—优化”的闭环。

2025年6月10日大学思政课教师赴附属龙岗园山中学听课


在中学历史课课堂听课并与学生互动

课后就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研讨

平台建设的目标与未来展望

按照深圳教育工委关于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项目的要求,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与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深圳市盐港中学、深圳市盐田区高级中学、深圳市盐田区云海学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深圳盐田山海学校、深圳市高级中学盐田学校、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小学东和分校、深圳市盐田区盐港小学、深圳市盐田区乐群实验小学、深圳市盐田区梅沙小学等十二个学校,共建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

作为深圳市共同体项目的牵头高校要求学校发挥理论与人才优势,为中小学思政教学提供专业指导,牵头开展一体化教学研讨、优质课例开发,吸收思政名师工作室力量攻关教学衔接重难点,助力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这些要求也为平台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目标:一是理论引领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理论优势,为中小学思政课提供学术支持与课程设计指导;二是资源整合依托附属基础教育集团,打通大中小学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一体化研学路线与教案;三是成果转化,按照市委教育工委要求,完善研学模块的课程体系,建立跨学段教师协同教研制度通过持续输出高质量论文、课例及社会化实践模式,为全国思政教育一体化提供“深圳经验”。


关闭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大运新城国际大学园路1号

电话:0755-28323024

邮箱:info@smbu.edu.cn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版权所有 - 粤ICP备16056390号 - 粤公网安备4403070200252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