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 53 个世界环境日暨中国第 9 个环境日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的主题号召,切实增强化学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深化学科知识与企业实践的融合,2024 年 6 月 1 日,我校化学系中方主任张东翔教授率队走访深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盐田水质净化厂,与该厂厂长朱燎原展开深度座谈交流。化学系邵会波教授、辅导员郝舒婷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此次活动,开启了一场知识与实践交织的环保探索之旅。
盐田水质净化厂坐落于盐田港畔,其污水收集涵盖沙头角、盐田、大梅沙片区,服务面积达 65.56 平方公里,为约 30 万人口的生活污水净化提供坚实保障。作为深圳市首个大规模中水回用项目的践行者,该厂每年节省自来水约 40 万吨,在推动盐田区荣获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作为第二批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其在环保知识传播与公众环保意识提升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环保教育的前沿阵地。
交流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朱厂长率先致欢迎辞,并详细介绍了盐田水质净化厂的整体架构与污水收集处理工艺。从污水的源头收集到复杂的处理流程,再到中水回用的创新实践,朱厂长的讲解为师生们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污水净化蓝图。张东翔教授则从学校的历史沿革、化学系的学科建设成绩、师资力量及先进的实验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展示了学校化学系在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实力。双方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生实习就业渠道拓展、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及产教深度融合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张教授着重指出,此次走访是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契机,期待双方在科技成果转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关键领域紧密对接,精准探寻合作契合点,助力学生开阔视野、提升实践能力,实现校园学习与职场实践的无缝衔接,为环保产业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


在污水处理流程展示环节,从污水格栅过滤的物理拦截,到沉砂池的重力沉降,再到预曝气及 A2O 法、BAF 法等生物化学处理工艺对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的深度净化,直至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后的达标排放,一系列严谨有序的处理步骤彰显了现代污水处理技术的科学性与高效性。化学系师生随后实地参观了企业中控室、沉沙池、生物池、曝气池等核心污水处理设施。朱厂长的专业讲解与现场演示,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实验室微观研究与实际工业处理的差异,深化了对污水处理实际操作的认知。



参观结束后的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朱厂长一一耐心解答。邵会波教授结合现场的实时检测系统,强调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学科知识在水质净化过程中的关键应用,鼓励同学们突破书本局限,积极投身实践,将化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环保实践。
此次走访活动在学生中引发热烈反响。2022 级化学系刘程亮同学感慨道:“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深刻认识到污水处理厂对城市生态的关键作用,其每日处理的大量污水若处理不善将引发严重海洋污染。此次参观极大提升了我对污水处理及环保事业的认知深度,坚定了我投身环保的决心。”2023 级吴雨桐同学表示:“净化厂的科技与环保融合令人震撼,从污水收集到排放的严谨流程凸显水质净化的艰辛与重要,也让我深知环保人人有责。”2023 级凌昊同学则从专业学习角度分享体会:“首次全面了解污水处理流程,认识到工艺改进创新对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为毕业设计提供新思路,同时明确实践在化学学习中的不可或缺性,此次参观为专业学习筑牢实践根基。”
此次化学系企业走访活动,不仅为学生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平台,拓宽了环保视野,也为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开辟了新路径,在世界环境日的背景下,为推动环保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高校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