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机构

首页 > 学术机构 > 化学系 > 交流合作 > 正文

交流合作

SMBU

深北莫化学系与中广核研究院放化所成功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研讨

作者:化学系    发布时间:2024-12-30    阅读次数:

2024 年 12 月 18 日,我校化学系中方主任张东翔教授率队前往中广核研究院放化所,展开了一场深度技术交流活动,并就三方合作协议条款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未来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此次交流涵盖多个前沿研究领域,在学术与应用层面均取得一定成果,有力推动了化学领域的创新发展进程。

在合作协议讨论环节,双方各抒己见,围绕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合作、资源共享等核心内容展开讨论,旨在构建长效、稳定且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充分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实现教育、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在核化学及放射生态学相关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共同应对行业发展挑战,探寻创新突破机遇,为后续技术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有序开展筑牢制度根基。

技术交流会上,我校化学系助教 Tatiana Poliakova 率先分享了在莫斯科大学化学系放射化学教研室的研究成果。其运用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技术,对核试验场及核设施周边样本展开研究,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成像精准定位 “热点” 区域,并借助二次离子质谱剖析核燃料氧化态与成分,为核废料处理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提供关键数据支持,在核化学基础研究与安全保障方面贡献重要见解,助力深化对核材料行为特性的理解。

张东翔教授全面介绍了其科研布局与创新实践。在核反应堆技术领域,聚焦高温氧化、气轮后处理技术研发,协同合作攻克技术难题,优化处理工艺;于材料科学方面,取得独居石溶解过滤专利成果,创新海水提锂技术路径,拓展资源利用渠道;在环境修复与保护层面,研发高效吸附材料应对金属离子污染,设计先进催化体系处理有机废水。

龚隽一预聘副教授带来聚集体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前沿研究报告。依托自主构建的数据库,整合海量材料数据,运用机器学习挖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联,为材料设计开辟智能新路径,大幅提升研发效率与精准度。

卫芳芳高级讲师展示了稀土元素分离与生物医学应用的创新成果。以罗丹明为基设计特异性探针,精准识别提取稀土元素,在肿瘤治疗展现应用潜力,为稀土产业高端化发展与医疗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撑,拓展稀土元素应用边界。

王怀震讲师聚焦有机化学合成与催化技术创新。深入探究二酮类化合物配位化学特性,开发高效可见光、电化学及自偏压光电催化体系,提升有机合成效率与绿色化水平。

黄萌萌预聘副教授分享功能材料合成与环境能源应用研究进展。创新制备多孔材料用于废水处理与光催化制氢,设计新型配体实现高效分离与金属离子吸附,为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提供材料与技术解决方案,提升资源回收利用效率。

中广核研究院文焱立详细介绍了中广核的发展概况与科研规划。涵盖核技术应用全产业链,从核电安全高效运行到核废料妥善处理,从新能源创新研发到智能化辐射监测系统构建,全方位展示科研实力与宏伟发展蓝图,凸显在能源领域的关键地位与社会责任,为与深北莫的合作提供清晰战略导向与广阔合作空间。

交流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双方就核化学工程难题、材料性能优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焦点问题深入探讨,碰撞出智慧火花,催生系列创新思路与合作意向,涵盖联合科研项目立项、人才联合培养、实验设施共享等多元领域,有望实现优势叠加、协同创新,为核化学及相关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技术交流活动成功搭建了深北莫与中广核研究院放化所深度合作的桥梁,整合高校科研创新与企业产业实践优势,为核化学及交叉学科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

关闭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大运新城国际大学园路1号

电话:0755-28323024

邮箱:info@smbu.edu.cn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版权所有 - 粤ICP备16056390号 - 粤公网安备44030702002529号

返回顶部